
城市公園作為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閑游憩場所,在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大眾生活品質、提升市民幸福指數(shù)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為努力打造宜居宜業(yè)宜游的大灣區(qū)魅力之城,根據(j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部門積極抓好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持續(xù)推進公園改造提升工作。近年來,重點對6個公園進行了改造提升。其中,2019年改造提升了野貍島公園和海濱公園,2020年又完成了白蓮洞公園、海天公園、板樟山公園以及梅華城市花園的改造提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贏得市民廣泛贊譽。
9月27日下午,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局召開2020年公園改造提升媒體通氣會,向新聞媒體記者通報近兩年來我市城市公園改造提升的內容以及國慶期間鮮花擺放情況,介紹我市公園改造提升的理念和成效。
市屬公園改造 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 推進公園綠化景觀提升
為全面落實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設花園城市的工作目標,我市自2019年5月起,逐步推進市屬海濱公園、白蓮洞公園、板樟山公園綠化景觀及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作,成效明顯。
海濱公園
9月的海濱公園,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園內林蔭夾道,環(huán)境幽靜,山景、海景渾然一體。
作為珠海市首個綜合文化休閑公園,海濱公園承載著珠海幾代人的記憶,也因其別具海濱特色、布局設置獨具匠心,一直深受市民游客的喜愛。
珠海市粵華園林綠化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助理葉俏介紹,海濱公園的改造提升目標為全新的高品質綜合休閑文化公園。改造中,公園主園路從之前的水泥路升級成紅、黑兩色的瀝青路面,大部分次園路也從環(huán)保磚升級為鵝卵石路面。
該公司對公園景觀進行局部優(yōu)化,打造精致園林小品,提升游覽景致檔次。“比如在公園正門一帶配置特色造型景觀石、種植擺放多彩繽紛的時花、翻新提純公園大草坪,打造出特色別致、清爽通透、繽紛多彩的園林景觀。”
葉俏介紹,在完善便民設施方面,游樂場等區(qū)域增設了大量座椅式樹池,沿主園路增加種植了宮粉紫荊、紫薇等50多棵喬木,為市民開辟大量樹蔭休息區(qū)。湖心島更換木質護欄,護欄高度增加至安全標準,湖區(qū)園路由易長青苔的環(huán)保磚升級為防滑大理石路面。
在中心湖區(qū)放養(yǎng)了天鵝、大雁及鴨子,以親民、自然生態(tài)的方式讓游客體驗與動物們互動的樂趣。
園區(qū)整體實施燈光亮化工程,首先對大草坪上的友誼亭進行了燈帶布景提亮,然后逐步輻射至整個園區(qū)。魚趣島、小廣場、十二生肖雕塑、主園路等處的50多棵大樹上布置了鳥巢燈、五星燈、燈帶、流星燈,夜間的流光溢彩與湖中倒影將公園映襯得五彩斑斕。
野貍島公園
野貍島是離珠海市區(qū)最近的海島。島上綠樹紅花,綠草茵茵,風景優(yōu)美。一直是市民游客鐘愛的休閑活動中心和旅游觀光景點。
葉俏介紹,野貍島公園的改造提升以原有地形地貌、植物植被為基礎,宜山則山、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將自然生態(tài)、文化服務有機融合,提升定位為集旅游、生態(tài)觀光、文化展示、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沿海島嶼景觀帶精品公園。
原來山邊綠化遮擋植物拆散后按自然式種植,與公園山體景觀相融合,定期更換種植油菜花、向日葵等觀賞性作物,在沿線景觀步道打造特色花帶、花境;在公園西面山邊改造出一個疊水景點——疊泉集翠,為公園景觀增添聲色。
“在花帶換植時花,保持四季有花,適時種植玉米、小麥等農(nóng)作物作科普教育,也可向市民開放向日葵采摘等體驗式活動。”葉俏說。
白蓮洞公園
古樸清秀的白蓮洞公園,以百年雞蛋花古樹林、香火旺盛的觀音廟宇群、清代鮑俊“大士閣”摩崖石刻等景點聞名。其改造提升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景觀風貌,全面疏通園區(qū)的游覽視覺觀感,使其在現(xiàn)代都市中心仍能散發(fā)古色古香。
葉俏介紹,改造將原有的水泥路面升級為瀝青路面;對百年雞蛋花古樹林周邊進行花園式改造,疏通周邊視覺障礙,讓每一株雞蛋花古樹的自然姿態(tài)不受遮擋地得以襯托式展示;對園內九龍橋、五個亭子、白蓮仙子及廣場大樹進行燈光亮化,使市民游客在夜間感受景觀時更加安全便利。
區(qū)屬公園改造
提升公園品質要求 改善市民游園環(huán)境
為貫徹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公園品質要求,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和游園環(huán)境,2020年,香洲區(qū)以《香洲區(qū)城市精細化管理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為契機,對區(qū)屬公園進行改造提升,其中重點推進海天公園、梅華城市花園改造提升。
梅華城市花園
梅華城市花園原為荒蕪山地,于2013年改造提升后建設成為占地約22萬平方米的可觀、可賞、可駐、可游、可玩的宜人生態(tài)空間。但近幾年來受臺風的侵襲,園區(qū)內樹木交錯、灌木雜亂,園林景觀大打折扣。今年3月,香洲區(qū)再次啟動梅華城市花園綠化提升改造,秉承生態(tài)理念,重點針對大門等11個景觀節(jié)點進行綠化提升改造。
包括對公園內原有濕地松、大型喬木等進行保護、就地遷移。在保護原有樹木的基礎上,采用單種樹木大面積栽植方式,打造出春有宮粉紫荊、黃花風鈴木、粉花風鈴木,夏有火焰木和大葉紫薇,秋有桂花、荔枝林和香蕉林的豐富景觀。利用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tài)、色彩等變化,形成大色塊景觀,令公園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打造不同花海,如向日葵、百日草、千日粉等。
對局部下層植物進行清疏,鋪設草坪,改造后空間豁然開朗。在公園步道兩側,運用時花和景觀石打造了一些別有趣味的小花境,做到移步換景。園區(qū)還準備一些花籽,播撒在邊角位置,增加公園野趣。
梅華城市花園的大門是新中式的文化墻,因原有植物密集,已無法辨認原有風格。改造時采用竹子和造型樹做背景,并用時花打造出小花境。
梅華城市花園原有路燈使用時間長,燈光暗淡發(fā)黃,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給市民游客夜間游玩帶來不便。此次燈光改造遵循不擾民、不造成光污染的原則,利用不同類型的燈光,有效提高照明效果,營造出頗具層次感的公園夜景。游園小徑路口的投影燈幻化出奇異的景色,讓市民游客在夜間安全的環(huán)境下,盡情感受公園夜景的無窮魅力。
提升后的梅華城市花園,空間功能和四季景觀效果都更加完善、豐富,以“山綠、燈美、花繁、景靚”的嶄新面貌與市民游客見面,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接觸自然的機會和更大的活動空間,實現(xiàn)生態(tài)功能與休閑娛樂完美結合,讓梅華城市花園成為一座季季有花、名副其實的“城市花園”。
海天公園
海天公園位于香洲區(qū)梅華東路、情侶路交叉口,背山面海,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是情侶路“一帶九灣”上的重要節(jié)點。在這里,面朝大海,海風拂面、綠意盎然,令人沉醉。
香洲區(qū)正方公共運營公司總經(jīng)理助理盧文峰介紹,此次海天公園改造提升項目于今年3月啟動,占地面積約14.4萬平方米,主要提升內容有現(xiàn)狀綠化改造提升。建設古樹名木園,將原來園區(qū)的古樹名木進行優(yōu)化配置,使其更好地展示勃勃生機。
另外,增設一系列便民設備設施,新建停車場、園區(qū)道路、燈光照明設施、驛站(含公廁)等,對排洪渠(海天段)進行整治提升,建設了溫室植物園、雞公山瀑布、南門門樓、景觀橋、疊泉、兒童樂園等觀賞娛樂設施。
盧文峰介紹,海天公園管養(yǎng)提升項目開展以來,建設單位堅持以整體塑造、因地制宜、保護樹木、節(jié)約成本為原則,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平衡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市民游客享受更多公共綠地空間。“其將與海天驛站、鳳凰灣沙灘互為呼應,成為市民休閑、健身娛樂、觀光的又一新去處。海天公園計劃9月28日對市民全面開放?!?
節(jié)日鮮花擺放
50萬盆鮮花扮靚市區(qū) 營造喜慶祥和節(jié)日氛圍
隨著國慶與中秋佳節(jié)的臨近,我市公共綠地擺花工作也基本完成,以“簡約、多彩、生態(tài)”為目標,本著“高標準設計方案、高水準布展施工”原則,用繽紛燦爛的多彩時花和高掛飄揚的五星紅旗,迎接新中國71華誕。
據(jù)介紹,節(jié)日期間,全市共計劃設置主題擺花點18處,擺放及種植鮮花約50萬盆;并在主要道路節(jié)點、主干道綠化帶及重要綠地廣場種植花卉約5萬平方米,營造喜慶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
今年繼續(xù)秉承以往氛圍營造工作原則,在市屬8大公園內擺放及種植約33.5萬盆艷麗時花,13389平方米的時花花徑、花帶,映襯主景區(qū)的三處大型立體節(jié)日主題景點,主園路上懸掛五星紅旗754面、彩旗150面、燈籠 5070個;同時,珠海大道沿線、交通節(jié)點種以紅穗冠、黃穗冠、孔雀草、百日草、夏堇等各色時花27萬株。
其中,海濱公園東門的景點以中國古典紅色扇形架構為主體背景,歡動海豚、彩色燈球造型穿越其中;全園各處配植了23萬株色澤鮮艷的時花,如夏堇、香彩雀、百日草、各色向日葵等,節(jié)日期間還有現(xiàn)場派發(fā)小國旗的互動活動。
野貍島公園游客服務中心前的景點以波浪形山海為主題,融合海島、海景、海風等特色,點綴國慶節(jié)日元素;全園布置了穗冠、百日草、千日紅等時花6000平方米,與海語路路燈上的飄揚紅旗、雙頭紅燈籠相互輝映,熱烈隆重。
白蓮洞公園東門兩側景點,采用了傳統(tǒng)的中式格柵、五角星、紅燈籠等中國元素烘托節(jié)日氣氛;用2.3萬株紅穗、黃穗、百日草、花園小菊、波斯菊等時花重點打造東門、西門花徑、白蓮湖邊、湖心島等景觀,讓古樸的公園散發(fā)出紅火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
為迎接國慶節(jié)的到來,除了市屬8大公園,各區(qū)也制訂了節(jié)日擺花計劃。
香洲區(qū)計劃在拱北口岸廣場擺花21875盆、區(qū)政府門口擺花5105盆;橫琴新區(qū)計劃在德政街路口、港澳大道、橫琴大橋底、口岸和橫琴二橋出口立體綠雕、情侶路南延伸段觀景平臺及南琴路共種植時花約10萬株;金灣區(qū)計劃在湖心路口和金灣路利用雛菊、龍須花和雞冠花等時花進行花藝組合,并借用射燈和彩燈烘托氛圍;斗門區(qū)、高新區(qū)和萬山區(qū)在區(qū)屬公園、大花壇和重要交通節(jié)點等做了不同規(guī)模的擺放,與市民游客共慶佳節(jié)。
“全部擺花工作于9月27日前完成,經(jīng)過精心裝扮,我市公共綠地姹紫嫣紅,洋溢出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敝楹J谐鞘泄芾砗途C合執(zhí)法局相關負責人說。
數(shù)據(jù)說 改造提升概況
海濱公園
改造公園主園路約2000米,由水泥路面升級為瀝青路面;增加游客活動休息場地,改造海邊小游園約1200平方米;新種宮粉紫荊、中東海棗、簕杜鵑、孔雀草等喬灌木及時花一批,更換草坪約2萬平方米;新建公園停車場,停車位由原來40多個增加至162個。
野貍島公園
全面優(yōu)化園林景觀,新種宮粉紫荊398株,引進種植醉蝶花、波斯菊、油菜花、向日葵、姜荷花、狼尾草、蘆葦?shù)戎参锛s8500平方米,精心營造花徑花帶花海,打造特色植物景觀。依托公園大榕樹造景,打造約300平方米的“疊泉集翠”景點;設置農(nóng)業(yè)體驗園約600平方米,先后種植小麥、玉米、葫蘆瓜等農(nóng)作物,并開展收獲體驗活動;打造公園燈光亮化工程,設置燈帶總長約4000米,安裝鳥巢燈、射燈等共270盞(套),豐富了公園的燈光夜景。
白蓮洞公園
改造提升公園主園路,共鋪設瀝青路面約830米,安裝大理石路牙592米;完成湖心島、九龍橋以及5個亭的景觀燈飾工程,安裝燈帶1300米、鳥巢燈45盞;完成白蓮洞公園東、西兩個大門的改造工作,整治破舊鋪裝廣場約2500平方米,完成雞蛋花林下等地被植物改造,全園提升綠化面積約9000平方米。
板樟山公園
完成板樟山公園上山路改造,鋪設瀝青路面950米,新建上山路197米;改造綠化帶4400平方米,為市民爬山、游園提供更為舒適的服務環(huán)境。
梅華城市花園
精心優(yōu)化11個景觀節(jié)點,打造約6萬平方米的開闊草坪;營造1500平方米的花海;對公園內原有濕地松等大型喬木做好合理搭配、加強保護。
海天公園
打造了近9萬平方米的海景大草坪,設置快慢跑道近2公里,沿路種植大葉紫薇、串錢柳、宮粉紫荊、木棉等觀花喬木;同時,建設了約900平方米的溫室植物園;配套服務驛站2個,配套停車位約400個。
總體改造成效:
營造優(yōu)美園林景觀 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在當天的媒體通氣會上,市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兆江對我市公園改造提升理念和成效進行了介紹。
王兆江介紹,近兩年來,我市持續(xù)推進公園改造提升,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開展公園綠化提升,對園林植物進行適當梳理和優(yōu)化,精心引入新品種,做好“喬、灌、花、草”的合理搭配,同時進一步加強園林精細化管養(yǎng),營造出疏密有致、景色宜人、生態(tài)和諧的公園綠地景觀。兩年來,我市改造提升公園綠地面積共約28萬平方米,全面優(yōu)化了公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通過對園內的休息亭、衛(wèi)生間、護欄、指示牌、活動小廣場等設施進行整治翻新,有效提升了我市公園的整體質量水平。
此外,公園改造提升過程中,城市管理部門暢通與市民的溝通渠道,通過數(shù)字城管平臺收集市民意見,較好地貫徹“共建、共管、共享”城市管理理念。通過推進公園改造提升工作,不斷完善公園的配套服務設施,打造了“可達、可游、可憩”的城市綠色空間,為市民休閑、健身、娛樂提供了良好去處,營造了貼近自然、增進知識的良好平臺,把城市公園打造成市民的后花園,有效提升廣大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zhí)法部門將根據(jù)各公園的實際情況,做好評估論證,重點抓好對老舊公園的改造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聽取市民意見,從完善公園設施、整治園容園貌、消除安全隱患、積極服務群眾的角度入手,因地制宜,認真推進,扎實做好公園改造提升及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各項工作。
相關鏈接 四大改造理念
一是秉持生態(tài)理念。公園改造提升在保留原有自然風貌的前提下進行,不破壞自然景觀,以植物造景為主,有效增加公園“綠量”,營造出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特色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二是突出服務功能。公園改造提升,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更好地服務群眾為宗旨,不斷優(yōu)化服務配套,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游園可達性、舒適性和便利性,努力把公園營造成為市民游客休閑、游樂、健身、觀光和增進知識的良好去處。
三是堅持節(jié)約原則。公園改造提升過程中始終堅持節(jié)約原則,最大程度地利用現(xiàn)有資源,杜絕大拆大建和鋪張浪費,充分利用其他建設項目需要遷移的樹木,移植到公園進行景觀再營造;老舊公園的改造側重于對使用年限較長、破損較嚴重的基礎設施進行適當更新,最大限度控制了成本,起到“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
四是注重打造品質。公園改造提升過程中,城市管理部門因地制宜,匠心獨運,全力抓好項目質量管理,扎實做好公園服務配套、豐富植物景觀、營造燈光夜景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精心打造了一處處城市風景新亮點。